第234章
书迷正在阅读:另谋高嫁: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、听闺女心声后,社恐妈拎刀杀四方、想看室友穿裙子有什么错、最惨真千金,却被京爷宠入骨、过分沉溺、万人嫌坠海那天,疯批大佬哭红眼、假女友被迫成真这件事、下等泛滥、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办、春光碎:逃跑庶女怀得可是龙胎
史乘有记,先帝在位末年丧三子,各子树朋党,争权位,八子李见深继位,改年号建元。 不过寥寥几字,将一场血雨腥风掩盖得风平浪静,但那时秦王和晋王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,又怎会不记得当年的事。 晋王道:“父皇严令提及此事,大皇兄还是不要明知故犯的好,若是传到父皇耳中,惊怒事小,伤身事大。” 秦王在心里嗤之以鼻,觉得晋王假正经,嘴上却说:“这仪妃也是,父皇重病缠身,她竟在这个时候有了身孕,这不是存心惹父皇生气么?沈家人也不知安的是什么心?” 晋王张了张口,却没接话。 “你我好歹二十来年的兄弟,”秦王低声道:“仪妃肚子里那个算什么?” “若是男孩儿,自然是兄弟,是女孩,便是兄妹。”晋王说。 秦王一噎,“你我兄弟,何必在我面前伪装?” 说完,他笑了起来,他一笑眼就弯了,看上去异常温和,毫无攻击性,好似两人正好能上演一场兄友弟恭。 但晋王知道,仁善和温和都是一个人的表象,就像他们的父皇,表面上他是建元帝最喜欢的儿子,实际上内心属意的皇储却是秦王。 晋王看向阶下的广场,“我只是不懂,大哥在担心什么?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而已。” 秦王面颊微微抽搐,“只是担心父皇生怒罢了。” 说完一拱手,“我还有事,先走了。” “大皇兄慢走。” 晋王注视着秦王的背影渐行渐远,还未转身,便听见了身后的脚步。 回身一看,正是午后才分别的沈让尘,二人又在宫中相遇。 “先生料事如神。”晋王道:“他打的就是你我鹬蚌相争,他渔翁得利的主意。” 沈让尘微眯了眼,像是不胜日照,“可惜了。” 晋王一怔,“先生何出此言?” 沈让尘道:“秦王费尽心力挑拨离间,王爷不如遂了他的意。” “先生是说……” 沈让尘侧首一笑,“王爷不如去找这位兄长一同相商,出一出主意。” 晋王略一思索。 他若假意为此困扰,找秦王相商,秦王还能出什么主意?无非是将他往对付仪妃的路上指。 父皇震怒到呕血,都只是让仪妃禁足,却不知如何处置,若他动了仪妃,便是从这场角逐中直接出局。 “先生是让我假意与他同仇敌忾,商议对策,可是,他未必会信。” “就是得谁都不相信对方才有意思。”沈让尘慢悠悠道:“届时你能坐得住,他未必坐得住。” 孰先动者,遂为输家。可要是谁都不行动,又担心对方先对自己下手。 晋王一想就觉得背脊发寒,不得不感叹,幸好,幸好他和沈让尘是一路人,他沈让尘算人心,观世情,这天下无出其右。 “皇上召臣入宫,臣还需前去面圣,王爷,”沈让尘合手一揖,“王爷早做决断。” 第 200 章 她很聪明 明德殿巨柱擎天,阳光被隔绝在外,殿内幽深静谧,竟感丝丝凉意。 沈让尘步入殿中,离得远远提袍子跪了。 “臣沈渡,参见皇上。” 建元帝缓缓坐起身,福安随即上前搭起帘子。 建元帝坐在床沿,说:“起身吧,赐座。” 他疲态尽显,虽只着寝衣,但余威尤在,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。 沈让尘起身落座。 殿中许久都没有人开口,直到建元帝轻咳了一声,像是才将自己惊醒,抬眸扫了一眼沈让尘。 “朕是不是,真的错了?” 沈让尘道:“臣,不敢指摘君王。” “不敢,并非无过。”建元帝朝福安一指,想说什么,却只是摆了摆手,“下去吧。” 明德殿殿门厚重,关闭时发出了沉闷的声响。 建元帝半垂着头,说道:“十三年前,朕登基为帝,也是在那一年,你写下《解天下棋局之思》,你还记得,写了什么吗?” “年幼时的信口开河罢了。”沈让尘说:“已记不清了。” 建元帝一怔。 是了,年仅十一的沈让尘一篇策论已让他窥见了一丝生机,十三年后学成归来,羽翼渐丰的沈让尘才是真正的生机。 秦王虽说才学不如晋王,但若得沈让尘辅佐,他日待自己殡天之后,朝堂也不至于被郭党全权把控。 但前提是,沈让尘毫无私心,肯一心辅佐。 “朕与仪妃起了些争执,”建元帝说:“你……你去看看她吧。” 沈让尘起身一揖,“臣先行告退。” 待沈让尘一走,建元帝说:“再过两日,你便去重华宫传朕口谕,解了仪妃禁足。” 福安在建元帝跟前伺候了三十年,若说了解,这普天之下没人比他对建元帝更加了解。 怒极时也只是禁足,气消便开始后悔,这些年他看着皇上和仪妃一路走过来,情用了八分,计却用了十成。 他一个阉人也不懂情爱,真不知这样算是虚情还是真情。 “是。”福安道:“奴才过两日便去传口谕,仪妃娘娘思过几日,想必也能看清皇上的一番苦心。” “希望吧。” 建元帝心知希望渺茫,她骄傲又倔强,对他说出那番声泪俱下的话,已是失望至极。